金年会

鄭慶南:用忠誠踐行“鋪路石”精神
日期:2022-01-24

鄭慶南,2019年12月因病逝世,生前曾任浙江交工大橋分公司魚山大橋項目總施工。從18歲參建當時全國十大建築之一的蘭江大橋,到63歲引領建設打破5項世界紀錄的魚山大橋,整整45年,他始終紮根工程建設一線,先後參與了30餘個項目建設,帶出了20餘位出色的技術能手。被譽為交工橋梁界的“定海神針”,曾獲“全國勞動模範”、“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”紀念勳章等榮譽。

心之所向  素履以往

1973年,隻有小學文化的鄭慶南,以一名學徒工的身份入行,從此便将根深深紮進這個他所熱愛的行業。45年來,他的足迹遍布江浙大地,在深山、沿海、江畔、海洋,到處都留下了他揮灑汗水的身影。從一位青蔥少年到花甲老者,他憑借學習與探索,終成施工行業的“土專家”,用智慧和臂膀,修築了一座座飛架南北的橋梁,一條條四通八達的大道,成為全國工人的一面大旗。

參建蘭江大橋時,鄭慶南從最基礎的鋼筋加工學起,嘗試着把一個個整體分解成一道道工序、一個個部位,甚至一根根鋼筋、一個個螺絲釘,反複摸索着每個工藝的制作原理。憑借這種不分日夜學習的毅力,他的經驗日積月累,逐漸成長為公司的攻堅骨幹,在橋梁施工方面掌握了獨到的施工技藝和豐富的管理經驗。

随着項目越做越多,鄭慶南的“技能包”日趨豐富,在1993年的技工實踐考試中,他憑借優異成績成為浙江交工的首批技師。此後,更是憑借豐富的施工經驗,在諸多項目建設中解決了許多施工難題,并提出了一系列工程項目管理和施工工藝的優化方案。1997年,當時全國最長的公路橋——溫州大橋項目開工,大橋通航孔40片54米的預制T梁架設是全國首例。鄭慶南帶領全體工友,在沒有實際施工經驗可供借鑒的情況下,憑借自己娴熟的起重安裝技術和豐富的施工經驗,将梁闆起吊到指定位置後,經過數次調整和嘗試,最終将T梁成功橫移入位。

2016年,已經退休的鄭慶南接受返聘,來到魚山大橋建設現場。這座孤懸海外的大型橋梁工期緊、任務重、标準高,打破了5項世界紀錄,鄭慶南再次迎難而上。已是花甲之年的鄭慶南在全長7.8公裡的棧橋上每天都要走上好幾趟,用腳步反複丈量大橋的建設之路。27個月後,魚山大橋建造完成,鄭慶南和他的工友們實現了9公裡大橋的毫米級精控,創造了中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新紀錄,也寫下了集團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
臨危受命  勇挑重擔

鄭慶南從起重工做起,一輩子都在架橋鋪路。從陸上到海上,從公路到橋梁,幾十年的一線工作經驗,令身邊的同事們深為信服,多次成為公司委以重任的“救火隊長”。

在參建諸永高速項目15标時,因項目業主突然更換,工程款遲遲不到位,項目部連買鋼筋的錢都沒有,一度面臨停工。鄭慶南看在眼裡,急在心裡。關鍵時刻,他毅然拿出了自己給兒子買房的10萬元現金,買回了28噸鋼筋。這不僅讓工地再次熱火朝天,也為項目挽回了50萬元的經濟損失。

工作崗位上,鄭慶南兢兢業業,以“老黃牛”的擔當投身交通強國建設。家庭生活中,他更是一位模範好丈夫,以崇高的品格得到家人稱贊。2009年,鄭慶南的妻子突發腦溢血導緻半身不遂。為了不耽誤工期,他決定帶着妻子去工地。此後,不論晴天陰雨,他常常白天奔忙于施工現場,晚上回家為妻子做飯、洗澡、洗衣服,日複一日,年複一年,用行動踐行着承諾,成為年輕人學習的楷模。

匠心傳承  芬芳自來

18歲入行,64歲病逝,鄭慶南幾乎在交通建設一線度過了自己的一生,也将全部的心血獻給了交通事業。45年的一線工作中,鄭慶南不僅做到了事必躬親,還積極開展“傳幫帶”,将“一身武藝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新人,以“鋪路石”的姿态生動诠釋了新時代的匠人風範。這其中,既有曾經與他并肩作戰的工友——省級勞模柴世财,也有畢業于同濟大學橋隧專業的博士研究生王再榮。斯人已去,精神長存。2019年,浙江交工“鄭慶南”青年突擊隊、“鄭慶南”班組相繼成立,大家立志以“鋪路石”精神為指引,不負韶華,投身交通強國偉業。2020年,王再榮榮獲“浙江省青年崗位能手”稱号;2021年,柴世财帶領浙江交工T梁預制班組榮獲“全國工人先鋒号”……一項項殊榮背後,是鄭慶南“鋪路石”精神引領的碩果,也是他匠心傳承的生動實踐。

架橋築路,初心不改,默默無聞築就強企夢想;傾囊相授,滋蘭樹慧,奉獻精神引領後人方向。四十五載年華的砥砺前行,鄭慶南本着對工作的熱忱、對社會的奉獻、對後人的引導,矢志不渝、奮進不止。他無愧于匠人稱号,無愧于時代重托!


閱讀:108
XML 地圖